牛马的人古文解释:文言文中的特殊表达
牛马之人:文言文中的特殊表达
最近翻看《史记》,突然被"牛马走"三个字戳中了笑点。你说古人怎么就这么会骂人呢?明明是在自谦,却能把人损得这么清新脱俗。
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里写道:"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",这"牛马走"可太有意思了。字面意思是像牛马一样奔走效劳的人,但实际上这是古人自谦的说法,相当于现在的"在下"、"小的"。不过想想也挺形象的,咱们现在不也常说"社畜"嘛,古今打工人的命运还真是惊人地相似。
说到这个,就不得不提另一个有趣的词——"犬马"。《陈情表》里李密说:"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",这里的"犬马"也是自谦之词。你说古人多会玩,把自己比作狗和马,既表达了忠心,又显得特别卑微。要是现在有人这么说话,估计会被当成受虐狂。
古人骂人的艺术
文言文里骂人最狠的,我觉得要数"竖子"这个词。《鸿门宴》里范增说:"竖子不足与谋",翻译成现代话就是"这傻X不值得共事"。别看就两个字,杀伤力十足。
还有更绝的,《左传》里骂人"老而不死是为贼",这话放到现在都能上热搜。古人骂人从不带脏字,但句句扎心,比现在那些"国骂"高级多了。
谦辞里的学问
古人特别讲究谦逊,自称时总爱用些动物来贬低自己。除了前面说的"牛马"、"犬马",还有:
- "犬子":称自己的儿子
- "拙荆":称自己的妻子
- "贱内":也是称妻子
这些词现在看起来挺搞笑的,但在古代可是正经的礼貌用语。要是穿越回去,不小心用错了称呼,分分钟社死。
现代人的"牛马"生活
说来也巧,现在年轻人自嘲是"牛马",跟古人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。不过古人说"牛马"是真谦虚,我们说"牛马"是真憋屈。
早上挤地铁时,看着乌泱泱的人群,突然就懂了什么叫"牛马走"。996加班时,更是深刻体会到"犬马之劳"的含义。就是不知道千年以后,后人会不会把我们现在的"打工人"、"社畜"也当成文言词来研究。
想想还挺有意思的,语言在变,但打工人的辛酸似乎从未改变。从"牛马走"到"社畜",我们不过是用新的方式,说着古老的故事。
下次加班到深夜时,不妨学学古人,来句"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",说不定老板一高兴就给放假了呢?(想多了)
上一篇:牛马的人的古文解释与词义辨析